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後,新德里政壇悄悄展開1場「印地語化」運動。獨立67年來英語壟斷新德里官場,形成特殊菁英階級的情況,正被打破。
印度1947年獨立後承襲英屬印度時期遺風,英語一直是新德里政壇慣用語言。舉凡中央政府大小活動、各部會記者會,甚至政府領導人出訪和外國領袖到訪,正式場合通通講英語。
既然大官們和有頭有臉的人都講英語,無形中使得「講英語」彷彿成為「更有能力」和「更正統」的象徵,使得「講英語的菁英」在講究階級和出身的印度社會,擁有特殊地位。
不過,英語壟斷新德里官場、形成特殊菁英階級的情況已出現變化。
儘管當局沒發布任何正式命令,但在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統治下,印地語(Hindi)的重要性已有凌駕英語的趨勢。莫迪5月26日用印地語宣誓就職、就任3週的新政府大小會議一律講印地語,就連莫迪本人與外國領袖互動時也只講印地語。
他5月27日與南亞區域合作協會(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其他成員的政府領導人分別雙邊會晤,以及15、16日赴不丹國是訪問,在首都定布(Thimphu)兩場公開談話,包括總理托杰(Tshering Tobgay)晚宴和國會演說,都全程講印地語,再由口譯人員翻譯。
傳統上印方在外交場合以英語為正式語言的慣例已被打破。語言之外,官方文書使用的文字也正在「印地文化」。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16日報導,若干部會的書信已開始同時將英語和印地語內容並陳。內政部官方語言司並規劃政府機構更廣泛使用印地語12要項,內容包括將要求中央部會正式文件與書信必須同時使用英語和印地語。另外,如果收到的來函用印地語書寫,回函也必須只用印地語。
報導說,印度官方語言法(Official Languages Act)強制規定,中央政府機構的檔案、正式文件、書信,都必須將英語和印地語並陳,只是多年來各部會都沒照辦。官員解釋,新要求目的在將部會的做法導回正軌。
莫迪在今年下院(Lok Sabha)選戰中被塑造成對抗國大黨(Congress)「說英語德里菁英」的「新德里政壇局外人」,就任後在正式場合只講印地語其來有自。
但印地語地位提升後,不會說印地語的南印官員,無形中將在官場逐漸處於劣勢。他們認為,相關調整應採漸進式,否則凡事靠翻譯,將使治理績效打折扣。1030617
(中央社)
本文引用自: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617002651-260408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
留言列表